历史是由胜利者所塑造的篇章,在这其中,有一句古老的箴言常常被引用:“胜者为王,败者为寇。”在历史的长河中,许多获胜者为了彰显自己的威势,往往将败方的一切视为自己荣耀的象征。这不仅仅包括土地和财富,甚至连敌方的女子也被视作胜利的战利品,成为了获胜者的附属品。
以三国时期为例,曹操在击败袁绍之后,曹操的儿子曹丕顺势夺取了袁绍的儿媳,将其强行纳为己妻。而孙权在战胜袁术后,同样将袁术的女儿掳来,收为爱妾。这在曹操和孙权面前,只能算是小儿科的行为。若将目光投向成吉思汗,他的行为更是将这种情况向极致推演。史料记载,成吉思汗共有44位正式妻子,此外还有超过300位嫔妃,而这些女子中,很大一部分皆是从敌手那里抢夺而来的。
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,家仇要报的情结深入人心,这些遭掳的女性们,她们的家人或丈夫大多被敌军所杀。人们不禁要问,成吉思汗为何从未惧怕会有来自外族女性的复仇行为?其中有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,当时普遍的观念认为,一个部落的强大不仅取决于其所拥有的土地和财富,更在于其统治者所拥有的女性数量。这些女性的地位普遍较低,很多人觉得,嫁给有实力的男人,将显得更加有保障,只有跟随强者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。因此,抢夺敌方之妻在当时并不被谴责,反而被视作一种值得尊敬的荣耀。
展开剩余50%举个例子,成吉思汗的母亲便是其父亲从敌人那里绕取而来。同时,一位成吉思汗的妻子曾被敌人掳走,成吉思汗在反击敌军后将她夺回,但当她回到成吉思汗的身边时,已怀有他人之子,成吉思汗于是在蒙古语中为这个孩子命名为“术赤”,意即外来者。
但无论如何,世事无绝对,成吉思汗也曾遭遇过一次暗杀。其行刺者是一位西夏王妃。在成吉思汗多次征伐西夏,终于制服敌军之后,掳获了这位王妃。然而,这位王妃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,更具扎实的爱国情操和刚烈的性格。在成吉思汗欲向她示好之际,竟不慎被她所伤,成吉思汗因此重伤不治,由于这一悲剧的发生,引发了蒙古军队的愤怒与报复,最终造成了西夏王朝的灭亡,将这一段历史抹去。
发布于:天津市诚利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